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章法,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玄妙。步兵拉开阵型,对方兵力一旦冲击,就会遭到象山和西山阵地的两面夹击。而且两个阵地的火炮反而能对本阵的左右两侧进行支援,只要兴华军能腾出手来,进攻主阵地的清军将会遭到四个炮兵旅的三面夹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作为满清事实上的皇帝,多尔衮也是熟读史书,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用的正是借刀杀人之际,隋朝一统天下之后,北方胡汉混杂,军队成分也非常复杂。在隋炀帝看来,南方汉人才是正统,所以他多次集结北方部队主力,攻打高句丽,在作战中消耗这些不稳定因素。再从北方征发大量民夫修建大运河,都是为了消除北方统治根基不稳的隐患。
多尔衮现在干的也是这样的事情,用绿营兵当主力,反复冲击对方阵地。
因为多尔衮不太信任绿营兵汉人将领的缘故,所以实际上绿营兵和饥兵的主将都是满蒙人士,比如这一轮负责总攻的饥兵负责人就是巴林甘都,此人是镶蓝旗蒙古人,后阵的绿营兵领兵大将是萨尔图,此人是镶蓝旗满洲八旗将领,两人各领五万饥兵和五万绿营兵组成第一梯队。
鲍承先和亲兵们一撤,清军彻底崩盘,一传十十传百,三个领导都没了,自己一个小兵还在这里抵抗什么。按理说,清军这种军事集团,即便在高级将领阵亡的情况下,下面的中级军官也能组织抵抗,奈何现在的局势太混乱,他们根本没时间整队,但凡是稍一犹豫,兴华军的火铳就打过来了,士兵的情绪往往随着集体的起伏而起伏,即便是中级军官也无法弹压住自己的队伍,只能拼命逃跑。
崩盘,彻底崩盘,剩下的近三万清兵变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溃退,兴华军骑兵不惜马力,跟在后面衔尾追杀,饶是他们跑得漫山遍野,还是有很多人被兴华军骑兵追上,砍翻在地。
阿木眼见自己的猎物竟然被一群步兵给收拾了,知道那肯定是陆涛埋伏的队伍,气得阿木破口大骂,“老陆,你他娘的这个时候摘桃子,还有点人性没有。”
可多尔衮的军队已经大举出动,即便是他们看出来高衡对于军队的调动有讲究,此刻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打头的依然是数万饥兵,多尔衮发现这些饥兵着实好用,死了也不心疼。后面跟着的是数万绿营兵主力,满清军队中的绿营兵太多了,适当也要消耗一些,否则绿营一旦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