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艰难时局(2/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章 艰难时局(2/5)

正第二小旗也死了几个人,不满员,你愿意带人进去,那就带吧,目前我们也没有兵力补充,第二小旗原先十个人,小旗官和手下一共三人战死,一人重伤,就剩下六个人,你和你同乡去了算是八个人,没有补充。即便是这样,到了战场上,你也要拿出成绩来。”黄昆示意高衡跟他走,一边走一边介绍安南军的情况。

    此次攻击镇南关的是郑朝的精锐,也就是黄昆所说的京兵,此时的安南,都城在升龙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内,所谓京兵,是为了和外兵进行区分。

    黎朝建立的时候,以清化和义安地区为中兴之地,所以从这两地所召兵马为优兵,也称作清义兵,这些兵马拱卫京师升龙府,所以被明军叫做京兵,除了这些地方的军队,被称为外兵,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食军饷都远远低于京兵,就跟明军的卫所兵差不多,安南军队的建制也跟大明不同,他们分成营、奇、队,主要作战单位是奇,一奇两百人,相当于两个百户。一营五个奇,相当于一个明军千户。

    通过黄昆的解说,高衡总算是把现在的具体情况给弄明白了,安南北部郑朝的郑主和南部阮朝的阮主是死对头,双方人马连年征战,把整个安南也是搅得鸡犬不宁,这桥段高衡太熟悉了,在后世,北越和南越可不就是跟此时一样打得不可开交,最终是北越统一了国家,但是不管怎样,看来安南地区自古就有南北对峙的传统。

    现在这个郑主在战场上吃了亏,打仗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钱可不行。

    安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一直受到华夏的教化,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人文等方面基本上跟华夏并无二致,一直到二十世纪都还延用汉字,说白了就是小一号的,落后一些的华夏。



    在明末,军官们基本上都是克扣军饷,虚报人数,喝兵血,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一个个也是飞扬跋扈,不可能跟一个民夫谈心,只不过高衡方才的表现确实亮眼,黄昆是凭祥州的百户,可凭祥州是一个千户所,百户那么多,黄昆想要继续往上走,手下没点能人不行,这高衡就很有本事,这么能打,若是能收服到自己的阵营中,岂不是一个助力,所以他起了爱才之心,这才愿意跟高衡多交流几句。

    黄昆摆摆手道:“莫要用将军称呼,某家不过是个小小的百户,在这偌大的大明,连芝麻绿豆都算不上,既然你想知道,那某就跟你说说。”

    



    这一切都开始于明朝的灭亡,开始于落后

本章第2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