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共和国五年(2/7)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共和国五年(2/7)

这种事情必须要建立在有极大优势和极其明确的优势战绩的情况下,当大家都认为你赢了,你才能传檄而定,只要有一个人认为你没赢,就还要接着打下去。

    按照赵学宁的打法,他的对手只是清政府而不是清帝国,那么自然而然的,他消灭的也就是清政府,而不是清帝国。

    消灭清政府固然能建立起强大的威望,但若要全面占据整个清帝国,他就必然要让自己的军队能够抵达清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控制每一支武装力量。

    否则,他对老大帝国的统治就是象征性统治,而不是实际的统治。

    就好比当初清军入关到彻底确立最终的统治,期间也有二十多年的过渡期,二十多年的过渡期里,清政府数次面临翻车的极大风险。

    现在的稳固统治,就是在那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最终确定的,单纯击溃李自成占据京师,并不意味着清政府的统治就确立了。

    这样一来,十几万军队是不够用的。

    十几万军队无法营造出席卷天下的态势,呆在海外又无法积累足够数量的优势兵力,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在神州大地上获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由此拉起一支能够席卷天下的队伍。

    充分建立起对整个神州大陆的完全的支配实力。

    三省攻略还是要继续,还是要第一时间获得一块根据地,用以拉起足够数量的军队,构建成足以席卷天下的态势,成为兰芳取代清帝国的根基。

    单纯的北上速胜是有可能的,甚至直接强袭京师、干掉弘历都不是小概率事件。

    在清帝国的军队反应过来勤王之前就把京师攻破,用大炮把紫禁城打破,把弘历直接抓出来砍了脑袋,绝对不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随之而来的后果,可能就是【不知几人称孤道寡】,还会因为没有时间组建更多军队实现对天下的占领以至于给这些地方实力派们一定的时间发展壮大。

    到最后,某些地方甚至会出现草台班子式的政权,某些有点能力的枭雄会在某些地方称王称霸,为后续平定天下带去更大的困难。

    留着弘历和他的老迈不堪、效率低下的政府维系着清帝国最基础的稳定,未必不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策略。

    不过尽管如此,赵学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避免这一切。

    神州大陆实在是太大了,他需要时间让军队能够抵达每一个角落,而他需要的时间,也是地方实力派们称王称霸所需要的时间。

    赵学宁推测,最有可能的出

本章第2页/共7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