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夹杂着怒火喷薄而来。
周郎中唯唯诺诺地应声而退,出了签押房后,用袖子抹了一把额头。心想自家尚书大人在朝堂上日子不好过,一肚子邪火闷气都撒到他们头上来了。
张尚书以前头顶上只有一个王丞相。且王丞相对他处处倚重,他一直自诩是丞相党的第二顺位掌权人。
没曾想,一场宫变后,大梁朝堂天翻地覆。女帝陛下登基,王瑾成了丞相党的魁首。
官位高资历老的张尚书,不甘心听一个黄口小儿的吩咐差遣,索性自立门户,丞相党一分为二。
张尚书拉拢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丞相党官员,大多是中低等的官员。原本以为能有一番作为,再不济也能来个三足鼎立。事实却是,结党营私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能耐。
将近一年下来,不但没形成真正的“尚书党”,还有不少墙头草投向了女帝陛下。张尚书处处吃憋受气。
女帝陛下着意抬举礼部董尚书,兵部丁尚书刑部杨尚书都是女帝陛下一手提携任用起来的,纪尚书也被拿捏得服服帖帖。除了一个低头不吭声的周尚书,张尚书就是朝堂里最大的刺头。
女帝陛下可不是好捏的软柿子,打压起吏部来从不手软。在朝会上也不给张尚书脸面,时不时地呵斥或数落几句。
张尚书的威信威望,被一再削弱。现在还勉强能守住的,就是吏部衙门的一亩三分地了。
就这,办差事的时候也得利索些,不能被挑出毛病来。
先定下章程,然后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列出来,每一个官位至少得有三个候选人。再根据每个人的优点缺点进行筛选,最终定下候补的官员名单。
十天后,张尚书捧着名单进宫面圣。
巧得很,纪尚书也忙妥了差事,一同进宫来面圣。
陈长史和王中书令都在昭和殿内,还有几位舍人伴驾,女帝陛下坐着龙椅,目光淡淡,在张尚书要开口之前说道:“纪尚书,户部能拨的钱粮有多少?”
就是这等看似不起眼实则让人堵心的招数,令张尚书心中窝火又无计可施。
张尚书忍着闷气,竖耳聆听。
纪尚书高声禀报:“回皇上,户部能调拨十万石粮食,农部那边能供应一批新粮粮种,够十五万亩良田耕种。另外,户部还能拿出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