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年这段公案闹得很大,除了天家的颜面受损之外,一度还被当做攻击扶政三家之一的话柄和由头;在事后搅扰起好些风波和后续。因此,哪怕这件事情被重新压下去了;但是其中戛然而止的因果由来,却成为了某些大人物心中的一根刺。
而周彦邦也是当年事态当中的一员,就连当时的京兆府尹都受到了追责,而自此改由宗室遥领。刚刚从外任期满的上等考功,遴选巡城御史的周彦邦,也因此蹉跎了好几年的光景。相比之下,区区一个长吏或是官佐的死活和冤屈,又算的了什么?
更何况,这些人在前几日里在法场,所整出来的那些烂事,当他这个都是瞎子、聋子么?本以为只是底下这些出身市井的粗鄙走卒,一时的私愤意气。但是既然牵涉到多年前的这场公案;那就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可能性,也要宁枉勿纵的紧抓不放,继续追索下去。
想到这里,他又对外吩咐道:
“拿上我的帖子,去军医署请刀针科的白主事,前来走一趟。”
在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后,在场的数十名京兆府属官、长吏,也表情各异的反响不一。有人难免哗然大惊,心道莫不是又什么把柄,落在这位殿院左都手中;也有人暗自冷笑,盘算着自己能做些什么;也有人如释重负,自觉切换城隔岸观火的看戏模式。
而期间最为难过的无疑就是,在一种青蓝袍服的属官当中,身份位阶属于吊车尾的正八品,却司掌讼狱勘鞫职分的司理参军了。他几乎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一般的,步履蹒跚的走上前来,嘴唇颤颤的想要说些什么,然后却被周彦邦不由分说甩在身后。
他们是如此的专注和恣意,却完全不知晓;因为在台狱当中意外发生的变故,以及某个人整出来的意外发现,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之下;外间已然有一阵汹涌的潜流和风潮,正向着京兆府所在席卷而来。
按照都畿道所属监察御史的职分,除了御史三台本身所属的台牢之外,他们每月月底还需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左右巡;巡行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府狱、县狱等诸监。当然了,在多年的太平无事之下,真正需要御史巡狱的机会已经很少见。
因此,当身为御史台殿院的左都察周彦邦,突然连夜莅临了京兆府之后;顿时就带来了一番鸡飞狗跳的激烈反响和动静。除了基本不管事,而在家养老的京兆大尹兼宗室李瑞辉外;其他正在宴客或歇息的左右少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