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生?您还没睡呢?”
公堂几个差役正纳闷突然从内部来的人是谁,就有人认出了易书元,但对方却并不是易书元认识的人,他只好拱手笑道。
“深夜在文库修文,未曾见过击鼓之事,便来瞧瞧,毕竟县志中也有不少案子收录。”
“嗬哈~~~”
易书元打了个哈欠,看看室内有些昏暗,他便取下纸灯罩用竹夹子将灯芯提一点出来,随着火苗壮大不少,室内也一下子明亮了一些。
\.CN
不过实际如果公鼓一响,理论上听到的衙门各部都得派人过去。
易书元不管那么多,他脚步快,先许多人一步来到前方公堂,这会已经有本就在此夜间值守的壮班差人在公堂掌灯。
“咚咚咚咚咚咚......”
这么晚了,县衙不可能击鼓召集差吏,那么就是有人击鼓鸣冤?
此刻夜已经深了,一盏油灯摆在桌角,照亮了书案却不能将整个文库照得透亮。
易书元披着外套坐在桌案前阅读着一本《山水要注》,这本书大致收录了整个大庸皇朝境内的一些著名山峦水泽,虽然很多讲得都比较笼统,但也算是一本在这文库中少见的地理书籍。
衙门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鼓声,易书元微微一愣,下意识放下书站起身来,抓着外套的衣襟走到门口,并将文库的门打开。
\.CN
风吹得易书元的鬓发晃动,那鼓声也越发明显。
屋外起风了,易书元也感觉到了一阵凉意,不由紧了紧披在身上的衣衫。
“咚咚咚咚咚咚......”
易书元来元江县城里已经过去了十几天,头几天算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到第一次休沐回了一趟西河村再展开工作,状态也放松了下来。
虽然没有同僚说话,但也没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更无上级监督,易书元这工作完全靠自觉,但大前提是至少保持适当的进度,在县令或者县丞之类的问起的时候能展现一定阶段的成果。
不过现在是编撰初期,易书元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阅读了解基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