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守江必守淮(1/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章:守江必守淮(1/5)

    马良:啊???

    邺城、秣陵的一众人也是一脸懵逼。

    乖乖,难道真是魔术!

    评论区有人截了张黑衣女孩一拍课桌的豪迈动作并评论。

    《哎呦我,老弟!》

    《老弟奥姐给你留灯!》

    《黑衣服的:哎呦我,太有实力了哥》

    《你为啥能发语音》

    好多梗曹操等阵营都看不懂,但其表达方式却是让他们感到熟悉,因为邺城离燕幽两州实在是太近。

    《我一开始以为静电,直到看见了风扇》

    众人恍然大悟,因为视频末尾男孩有个左手拿开腿上小风扇的小动作。

    原来那个东西叫风扇,顾明思义应是可以自动扇风驱暑的物品?

    唐贞观年间,长安城的百姓听到有识字的先生猜出风扇的作用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艳羡不已。

    这七八月的大太阳,是真他酿的毒!

    李世民也羡慕了,他虽贵为天子,但这种好东西也是平生第一次见。

    就好比南方人看见雪,只能看不能摸,那谁看了也难受啊。

    倒不是说着风扇真有什么大的作用,而是这种不用人动手就能自动扇风的小东西确实是件巧物,其运作方式还是挺令人好奇的。

    而且有了它的话,大夏天批阅奏折的时候就不用宫女在旁边扇风了。若再推广下去,确实是能省极多的人力物力。

    《好好学好好看,五分了然+五分不屑=一生孤苦,配图是男孩同桌看破的表情》

    《不行,得给我闺女看下,免得被小子骗[哭]》

    《小学生:气球是风扇吹起来的;中学生:气球浮力大于重力;大学生:有脏东西!》

    《我们大学生也看见风扇了好吧,我们大学生只是没什么用,不是瞎[捂脸]》

    洪武年间,朱元璋看着“小学、中学、大学”几个字陷入了沉思,这明显是后世对办学教育的规范,于是喊翰林学士宋濂的名字。

    年已花甲的宋濂精神矍铄,沉稳应对着,没办法对于这位老板,没有一个下属敢不认真。

    这位宋濂,自然就是后来写出古文名篇《送东阳马生序》的那位。

    《懂捧场的真的好帅好吧》

    “年轻真好啊!”刘备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天幕,认真说道。

    ...

    天幕画面切换,是一个蓝色的球。

    随着

本章第1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